因防疫需求,政府要求廚餘養豬戶如果不能通過環保署的檢核,就須轉型飼料飼養或者提出離牧。這段時間已有千餘場的養豬農民打算繼續用廚餘養豬,等待環保署陸續檢核,但也發現有114場的養豬戶沒有提出申請檢核,也不打算轉型或者離牧。農委會已請環保署將這114場列為優先查緝名單,依廢清法查處。
為有效管理廚餘養豬以利防疫,政府要求廚餘養豬戶應依規定接受環保署檢核,如果檢核不通過,未來不能再用廚餘養豬,須離牧或轉型為飼料飼養。目前全台約有1097場的養豬場仍待檢核,有220場要改用飼料飼養,有68場打算離牧。但有114場沒有表態是否接受檢核,還是要轉型或離牧。
又大又漂亮的進口水果,經常是逢年過年送禮的選擇,然而水果上貼的標籤貼紙別有含意您知道嗎?網路流傳著只要看水果上貼的標籤數字號碼,就可以知道水果是傳統種植或有機種植,甚至基因改造作物都能分辨的出來。小小一張標籤,真的有這麼神奇嗎?標籤貼紙上的數字藏有小祕密,從第一個數字開始,以3或4開頭的水果,代表栽種方式,屬於傳統農法,種植過程可能灑有農藥,吃下肚前最好洗乾淨,如果是9開頭的5位數代碼,代表是有機栽種,價格相對會比較貴,後三碼代表的意義也大不同,依照水果的特定品種、規格、產區標碼,這個小標籤,其實叫做PLU碼。因此把特定號碼認為是特別好吃的意思,其實是錯誤的觀念,PLU碼是作爲分類用,並非品質的好壞!目前PLU碼在美國已全面普及,多數歐洲國家也要求進口水果(不論產自何地)皆要有PLU碼的標示,因此也曾出現台灣水果出口業者,在台灣水果上貼上仿製的PLU貼紙,權充美國水果銷至國外。同時,也可能發生大陸蘋果以PLU貼紙仿冒美國蘋果進口,或零售業者將國產的富士蘋果貼上日本標籤魚目混珠、濫竽充數,以賺取暴利。標籤貼紙
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,這114場等於是完全不理會政府的要求,會請環保署協助列為優先查緝的場次,依照廢清法處理。黃金城說:「這完全就不是在環保署合法檢核範圍的場,不管怎麼樣它以廢清法來講,它是違法的」。
標籤貼紙這一波針對廚餘養豬進行的盤點與稽查,農委會也意外發現過去沒出現在統計數字中的廚餘養豬黑數。這是因為目前離牧政府將提供補助,使得部分養豬戶黑數浮上檯面,也有利環保署徹底執行檢核工作。